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
一、量测频率
各项量测项目的量测频率应根据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分别按下列两个表确定。两者取大值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
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二、数据整理、分析
1、数据分析、处理的意义
由于测量偶然误差和测量误差的原因,现场量测所取得的原始数据,不可避免的会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从而绘制的曲线散点总是上下波动和不规则。因此,应对所测数据进行一定的数学分析和处理。
2、数据分析、处理的主要内容
a、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
b、选择回归曲线,预测最终值,并与控制基准进行比较;
c、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
d、及时反馈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建议。
3、数据分析、处理的目的
a、确定量测数据的可靠性;
b、根据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时态曲线),判定围岩和初期支护的稳定性;验证施工方案的可靠性,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c、根据量测点据掌子面的距离、围岩变化速率,确定量测频率和二衬砌施作时间;
d、根据(预测)围岩的变形极限,确定量测结束时间。
4、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
量测数据分析、处理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主要采用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双曲线模型、分段经验公式等。由于地下工程(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纵向沉降、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等位移受开挖工作面的时空效应的影响,多采用指数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方法见《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条文说明部分。目前,对量测取得的数据,均采用专用软件分析。
5、数据分析、处理的实施步骤
a、数据整理:
①监控量测数据取得后,应及时进行分析校对和整理,并注明量测开始时间、开挖方法、各部施工工序特别是开挖掌子面距量测点的距离等信息。
②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数据进行校核,发现异常,应及时补测。
③每次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观测数据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
b、数据的曲线拟合。在取得一定监测数据后,应绘制位移或应力时态变化曲线图,如下图所示。然后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关系式,对下一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
c、插值法。通过已测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某天的量测数据。
d、计算沉降及收敛变形的速度、加速度曲线,进行稳定性判断,确定管理等级。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