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因素
常见的建筑地基的岩土(地质类型)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及特殊土7种类型。就建筑工程来讲,前5种类型通常作为建筑地基是较为理想的。但对沉降观测而言,除岩石外,其他类型都因其物理力学性质(孔隙比、压缩模量等等)的不同都会对建筑物产生不同的均匀或不均匀的沉降。因此,参照岩土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相对布设观测点的疏与密,是科学的。特别是人工填土和特殊土一定要加大观测点的密度。
结构形状
建筑物的形状不同,地表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同,所产生的沉降量也有所不同,矩形建筑因地表均匀受力(地表受力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针对沉降观测工作而言,我们只能从宏观上去考虑)则可不考虑形状因素。对于那些奇特的、不规则的异形建筑,一定要考虑形状因素。例如:若建筑物形状为扇形则在布设观测点时,就应考虑到纬线短的区域(扇把处)观测点应适当加密;纬线长的区域,观测点应适当减少。
荷载因素
荷载不同,点位的密度则不同,对于楼层高低不同的,而且差异较大的整体建筑,应根据楼层的高低区分布点密度,楼层低的点位适当要稀;楼层高的,点位适当要密,以能控制住整体建筑物的整体沉降和局部沉降为准则。
经济因素
在布设观测点时,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如:选取8个点能控制住一个区域的,就不应选择10个,以免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