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路线纵断面测量是在公路中线测定之后,测定中线各中桩的地面高程,绘制出路线纵断面图。
路线纵断面测量一般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沿路线方向设置水准点,建立路线的高程控制, 称为基平测量。然后根据基平测量建立的水准点的高程,分段进行水准测量,测定各中桩的地面高程,称为中平测量。

一、基平测量
1、路线水准点的设置
水准点是路线高程测量的控制点,在勘测和施工阶段都要使用,因此,根据需要和用途可布设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在路线的起点、终点、大桥两岸、隧道两端以及一些需要长期观测高程的重点工程附近均应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在一般地区也应每隔5km设置一个。
永久性水准点要埋设标石,也可设置在永久性建筑物上或用金属标志嵌在基岩上。为便于引测,还需沿线布设一定数量的临时性水准点。临时性水准点可埋设大木桩,顶面钉入大铁钉或者测钉类的作为标志,也可利用一些坚实、稳固的地物。
水准点的密度,应根据地形和工程需要而定。 一般在山岭重丘区每隔0.5~1km设置一个;平原微丘区每隔1~2km设置一个。大桥、隧道口、垭口及其他大型构造物附近,还应增设水准点。水准点位置应选在稳固、醒目、易于引测以及施工时不易遭受破坏的地方。

2.基平测量的方法
基平测量时,首先应将起始水准点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获取绝对高程。如有可能,应构成附合水准路线。当路线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或引测困难时,则可根据地形图或气压计读数接近于实地的位置的绝对高程作为起始水准点的假定高程。
施测时,在相邻两水准点间作往、返观测,亦可用两台仪器作单程观测。所测高差不符值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容许值。当在规定的限差之内时,取其高差平均值作为两水准点之间的高差。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