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二、中线测量
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测量时,通常是按中桩的坐标测设。中桩坐标一般是在测设时现场用计算机程序计算。
如下图所示:

测设时将仪器置于导线点D, 上,按中桩坐标进行测设。在中桩位置定出后,随即测出该桩的地面高程(Z 坐标)。这样纵断面测量中的中平测量就无须单独进行,大大简化了测量工作。
在测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导线的基础上加密一些测站点,以便把中桩逐个定出。如上图中K5+520至 K6+180之间的中桩,在导线点D7和 D8上均难以测设,可在D7测量结束后,于适当位置选一M点,钉桩后,测出M点的三维坐标。仪器迁至M点上即可继续测设。

例题:如上图附合导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观测时依次将仪器置于B(1)、2、3、4、5点上,观测2、3、4、5、C(6)点坐标及导线边长,并以对向观测测其高程(C 点也要安置仪器完成5、C 间对向观测)。

已知数据及观测结果见上表(表中高程观测值为对向观测值的平均值)。以坐标、高程为观测量进行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解:附合导线坐标及高程近似平差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计算纵、横坐标闭合差fx、fy, 并加入高程闭合差fH的计算,即:

(2)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及相对闭合差:

(3)计算各点坐标的改正值,并加入各点高程改正值的计算,即:

(4)计算各点坐标平差值,并加入各点高程平差值的计算,即: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