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一、控制测量
在进行碎部测量之前,需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常规的地形图测绘方法通常是首先在测区内布设控制网点, 这种控制网点,通常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成次级控制点,再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布设图根控制点。由于数字化测图采用了GPS RTK定位技术,不再需要布设常规测量控制网,只要通过GPS 静态联测国家点来测设测区控制点即可。

控制点的主要任务是用做测区GPS RTK测量时的基准站,布设控制点应注意:控制点应位于地势较高、交通方便、四周通视条件好、有利于卫星信号接收和数据链发射的地方。最好选在远离无线电发射塔等电磁波干扰比较少的地方,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应远离大面积水域等有强反射物体而造成多路径效应影响的地方;控制点点数应布设合理。
GPS RTK电台发射信号的覆盖范围一般为5~20km, 故通常在30km² 以内的测区内,布设2~3个控 制点为宜;当测区小于5km² 时可只布设一个控制点。当然,当测区地形起伏较大时,可适当增设控制点数量,以确保基准站差分信号能覆盖整个测区。
二、碎部点测量
采用GPS RTK配合全站仪测量碎部点,GPS RTK配合全站仪测量碎部点的作业模式包括两个步骤:利用GPS RTK测量图根控制点和利用RTK或者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
1、图根点测量
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由于要求碎部点与测站点之间必须相互通视,故测区控制点密度不可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需要,必须在测区增设适当数量的图根控制点。 一般数字测图方法每平方千米图根点的密度,对于1:2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4个,1:1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16个。由于采用了 GPS RTK技术,可据实际地形快速测定测区图根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GPS RTK测量图根点前,必须正确输入求解的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已知高级点上测量并进行坐标和高程校核,确保无误后,方可正式进行图根点测量。

2、全站仪测量碎部点
每个全站仪测量小组一般需配置1位观测 员、1位绘图员、2~3名跑尺员。在测站点上架设全站仪,全站仪经定向后,观测碎部点上放置的棱镜,得到方向、垂直角(或天顶 距)和距离等观测值,记录在电子手簿或全站仪内存中。野外数据采集工作程序分为两种。
一种是观测碎部点时,绘制工作草图,这是保证数字成图质量的一项措施。在工作草图上记录地形要素名称、碎部点连接关系, 然后在室内将碎部点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根据工作草图,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连接碎部点,输入图形信息码和生成图形。
另一种是采用便携机或PDA 掌上电脑作为野外数据采集记录器,绘图员可以在观测碎部点的同时,对照实际地形,现场输入图 形信息码和生成图形。

3、RTK测量碎部点
在上空开阔的地区,完全可以用 RTK作业模式测量碎部点,其测量速度比全站仪更快。根据实践经验,1个RTK流动站的作业速度是1台全站仪的2~4 倍。利用RTK采集野外碎部数据的大致过程为:启动流动站开始测量并进行定点校正工作后,RTK 接收机便可实时得到所需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地形点,并输入每个地物点的特征编码和绘制工作草图,以备内业修图使用并检查编码输入的正 确性。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