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个关注 关注我们吧~
1、处理对象上:伪彩色处理针对灰度图像,假彩色处理是针对彩色图像。
2、处理方法上: 伪彩色处理有两种方法: 灰度分层、直接彩色变换
(1)、灰度分层简而言之,给不同的灰度级进行分层,想分多少层就是多少层,然后在每一层上进行强制涂色
(2)、直接彩色变换的原理是: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三原色合成,于是把黑白图像的灰度级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上赋予RGB三种额色
假彩色处理: 是用多波段图像合成的彩色图像。设定遥感图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为RGB三原色,再合成图像的彩色图案.
总之:
真彩色: RGB三波段的合成显示图。
在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R、G、B三个基色分量,每个基色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产生彩色。真彩色图像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可见光R、G、B3个波段对应生成R、G、B3个通道的图像。
假彩色: 任意非R,G,B波段的合成图。
假彩色图像也是3诵道的,但是它的3个通道不再是RGB3个波段的信息,而是用其他的波段来组成的3通道图象。如landsat7/ETM+有八个波段,用其中三个波段合成的图像就是假彩色图像。从实现技术上讲,假彩色与真彩色是一致的,都是R、G、B分量组合显示而伪彩色显示调用的是颜色表。
伪彩色: 只含有一个任意波段的图像显示。
同灰度图像Q一样,也是单波段的图像,但是这个单波段图像是有颜色的,不再是灰度图那样的,而是它的每一个灰度值都对应颜色空间中的某一种颜色。它可以是彩色的图像,但是需要时刻谨记的是该图像只是单通道的。
个人理解伪彩色图像其实就是索引图像,其颜色值是根据索引而得到的。更具体地说,每个像素的颜色不是由每个基色分量的数值直接决定,而是把像素值当作颜色查找表(color look.up table,CLUT)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时使用的R,G,B强度值,用查找出的R,G,B强度值合成产生彩色。
区别:一个波段的图就是伪彩色的图,多个波段(一般三个)的图可能为真彩色,假彩色,标准假彩色。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